持续优化产业结构 深入推动固废治理
近年来,我市通过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深入推动工业固废综合治理,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取得显著成效。 根据2020年环境统计,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23.1万吨,综合利用量22.8万吨,处置量0.3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98.7%。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资源综合利用,以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为方向,不断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现代化,传统优势产业快速壮大,瑞华天然气综合利用、能化集团“气化庆阳”、裕陇能化混合轻烃分离等一批延链补链项目建成投产,庆阳宏大化工年产20万吨双氧水2万吨吗啉、瑞海嘉LNG工厂尾气提氦利用等项目落地实施,推动石油石化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围绕能源资源开发,积极发展压裂试油、采油设备制造、助剂生产、管具防腐、机械维修、技术服务等油煤气配套服务产业,入驻西川工业集中区企业42户。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和盛装备制造产业园智能机械制造基地建成投用,长荣机械、能化集团等一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生产的螺旋焊管、节能电热锅炉、抽油机、石油助剂等项目相继投产运营。
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推进园区循环化发展,强化工业园区平台集聚作用。研究制定《庆阳市促进工业集中区改革创新加快建设发展的实施办法》、《全市工业集中区(园区)整治改造提升行动方案》、《关于深化工业园区(集中区)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积极实施工业企业“退城入园”,实现产业集聚、企业集中、功能集约。西峰、长庆桥、驿马、西川等重点工业集中区建设快速推进,西峰南北两大园区路网框架基本形成,长庆桥园区中心服务区和工业Ⅰ区基础设施全面建成,驿马园区已实现核心区3平方公里“七通一平”,西川园区在老油田基地修缮整治基础上打造了马岭和阜城两个核心区,驿马、西峰两个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成投用,开发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全市工业园区累计入驻企业251户,辐射带动和集聚作用明显增强。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