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十四五”工业发展规划正式印发
近日,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庆阳市“十四五”工业发展规划》,从发展基础与环境、总体要求、实施工业绿色化发展转型工程、实施产业链水平提升工程、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保障措施等六个方面,安排部署“十四五”期间庆阳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
《规划》指出,至“十三五”末,全市工业企业1638户,规上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32.3%,占全省规上工业的比重17%,石油石化产业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90%,初步形成了以能源化工首位产业为支柱,以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数据信息、装备制造、新型建材、中医药等为补充的多元产业格局。
《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庆阳市将以“强工业”为主线,围绕实施“双轮”驱动、坚持“三化”并进、强化“四建”支撑的战略导向,聚焦陇东综合能源化工基地、陕甘宁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年均增长7%,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8%,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0%以上,强力支撑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的重点任务,围绕实施工业绿色化发展转型、产业链水平提升、产业基础再造“三大工程”,助力工业强市。工业绿色化发展转型上,顺应国家“双碳”战略,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为目标,以绿色、低碳、循环、节约为导向,提升传统产业绿色化水平,推动新兴产业低碳发展,加强循环产业平台建设,打造龙头企业引领、配套协作紧密、创新动力强劲、平台支撑有力、产业链条完善的特色工业绿色产业集群,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链水平提升上,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改造提升石油天然气化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装备制造、农(畜)产品食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数据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引导八县(区)发展县域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打造特色产业集群。产业基础再造上,着力在工业平台支撑、创新驱动助力、循环绿色发展、两化融合推进、龙头企业培育五个方面精准发力,全面提升工业基础能力,加快形成西峰、长庆桥、驿马3个完备的百亿级工业园区和“东数西算”千亿级产业集聚区。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