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庆阳市政府

县区政府

市直部门

  • 手机版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专区
今天是:2025年9月8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新闻动态>详细内容

新闻动态

大力推动工业绿色化发展

来源:庆阳市工信局 发布时间:2022-10-31 15:27:00 浏览次数: 【字体:

绿色、低碳是庆阳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多年来的工业发展实践证明,只要处理好生态、资源和工业发展的关系,就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庆阳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油煤气资源富集,石油、煤炭、天然气资源储量分别为60亿吨、2360亿吨和2万亿立方米,分别占鄂尔多斯盆地的40%、11.8%和10%,2020年原油产量917.7万吨,原油加工量355万吨,天然气产量3.87亿方;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2.9:47.2:39.9;“十三五”以来,全市风电项目累计建成并网65万千瓦,光伏项目建设并网10.58万千瓦,万元GDP能耗下降4.84%,为减少碳排放做出了积极努力。石油石化产业是我市工业的主导产业,占比高达90%左右,2020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8.8亿元,占全市GDP的32.2%,占全省工业经济总量的17%,位居全省第2位。

近年来,我市能源资源开发进程加快,油气产量持续上升,产值效益增量空间相对收窄,特别是缺乏新兴替代产业,对工业经济拉动能力有限。因此,要加快工业绿色发展,紧紧围绕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提升,以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为统领,以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为重点,以绿色科技创新为支撑,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绿色制造产业,加快构建以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全面发展为主的绿色制造体系,走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发展之路,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优化产业结构,打造绿色低碳工业体系

一是发展清洁能源。重点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积极发展并推广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优先鼓励和支持风电和光电,谋划培育氢能产业,持续推进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绿色化开发,不断推进能源结构低碳化。

二是发展精细化工。紧盯行业先进技术和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绿色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油上推行“减油增化”延长链条,煤上实行清洁高效综合利用和绿色加工转化,气上加大增储上产清洁利用,吃干榨尽,循环发展。

三是做强传统产业。坚定不移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之路,在农产品食品加工、装备制造、中药材加工、建筑建材等传统产业领域,加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力度,加强对全市重点耗能企业节能降碳技术推广和改造,研究建立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机制,确保新上项目均能达到绿色生产标准。

四是做大数据信息产业。全面落实《关于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绿色数据中心和绿色网络机房建设,完善覆盖电能使用效率、算力使用效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等指标在内的数据中心综合节能评价标准体系,推动节能降耗。

二、做好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提升

以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核心,以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为重点,推动产业链更新再造,做精做优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绿色制造,提升传统产业绿色化水平。

一是聚力发展绿色精细化工。坚持“延链导向”,推动化工产业逐步从原料向材料转化、从大宗化学品向终端应用品拓展、从产业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着力打造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争取中石油启动实施炼化转型升级项目,建设催化热裂解装置,实现控油增化,推动重油向低碳烯烃和芳烃的高效转化,建设苯乙烯、聚丙烯、高纯异丁烯、高活性聚异丁烯、异丙醇等项目,加快延长产业链条。抓好20万吨双氧水2万吨吗啉生产及瑞华提氦综合利用二期项目建设,争取招引建设6万吨1,4-丁二醇和2万吨聚四氢呋喃等精细化工项目。

二是培育发展化工新材料。以石油化工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产业为基础,重点发展高端聚烯烃工程塑料、高性能合成纤维、高性能合成橡胶、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等化工新材料,实施氯化聚丙烯、氯化聚乙烯、C5石油树脂、高分子水性树脂、丙烯酸酯、溶聚丁苯橡胶、顺丁橡胶、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等项目,以高技术、高效益、低污染、低排放项目带动我市化工产业优化升级和竞争力提升。

三是转型发展绿色制造。依托圣越农牧、西峰制药、伟赫乳业等龙头企业,突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加大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力度,加快发展新型绿色产业,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支持企业推行绿色设计,开发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工厂,发展绿色工业园区,打造绿色供应链,推进绿色制造示范试点和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四是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建立健全能源审计和清洁生产审核制度,加大对长庆油田陇东油气分公司、庆阳石化公司等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监察执法力度,促进石油石化行业节能减排。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改造关停全市砖瓦轮窑生产企业,推动砖瓦行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围绕尾矿、废石、煤矸石、粉煤灰、冶炼渣、冶金尘泥、赤泥、工业副产石膏、化工废渣等工业固体废物,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装备,推进深度资源化利用。

三、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借助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和“东数西算”工程国家战略机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工业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一是建设绿色数据中心集群。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甘肃)规划项目建设期内,庆阳数据中心集群新增2.5KW标准机架80万个。按照“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智能化”的要求,推动在我市投资建设的数据中心采用高密度集成高效电子信息设备、液冷、机柜模块化、余热回收利用等节能技术模式,在满足安全运维的前提下,鼓励选用动力电池梯级利用产品作为储能和备用电源装置,强化节能降耗,实现PUE不超过1.2,WUE不超过0.6。

二是推进数字生态产业发展。依托国家枢纽节点建设和“东数西算”工程,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为方向,围绕网络传输、数据存储、海量数据计算等积极对接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数据资源,主动承接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非实时算力需求,引进培育数据清洗、采集标注、脱敏加工、分析挖掘、可视化等大数据企业,培育大数据产业生态。

三是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把国家枢纽节点建设与“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高度结合,充分利用新能源资源,围绕绿色数据中心特别是零碳数据中心建设,构建与数据中心相适应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打造零碳数据中心示范,提高新能源利用率,有效消纳陇东乃至全省新能源资源,有效降低弃风弃光电量,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