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庆阳市政府

县区政府

市直部门

  • 手机版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专区
今天是:2025年9月4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新闻动态>详细内容

新闻动态

不负春光抢开局 奋力夺取开门红

来源:庆阳市工信局 发布时间:2023-04-21 18:51:53 浏览次数: 【字体: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庆阳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庆阳市工信局紧紧围绕省市“强工业”行动安排部署,早谋划、早安排、早部署,主动作为,抢抓机遇,多措并举,以“开局就发力、起步就冲刺”的姿态,全力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抓运行稳增长、抓项目扩投资、抓信息育增量,抓服务强企业,顺利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开门红”。一季度全市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超省级调度目标3个百分点,超全省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三位,增速比2022年、2021年同期分别提升5.9、4个百分点,为工业经济“全年旺”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提前部署抓开局。春节前,印发了《关于做好2023年工业稳增长工作确保实现一季度开门红的通知》,围绕节后企业和项目复工复产、规上增速、工业固投等重点工作,明确工作任务和详细措施,做到有目标、有抓手、有措施、有保障。严格落实工作专班、“六必访”、企业“白名单”和市县领导干部包抓联企业四项工作制度,确保全市127户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包抓联全覆盖,建立健全周调度和困难问题解决台账,为实现工业运行精准调度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多措并举抓复产。及时跟进,靠前服务,节后实行复工复产“日调度”工作机制,指导帮助企业做好设备检修、人员组织、原材料采购等工作,“一企一策”形成企业问题解决“点对点”的良好工作局面,有力有序推动工业企业和项目及时复工复产,保障全市工业经济实现稳健开局。目前,全市127户规上企业已全部生产正常,平均达产率95%左右,10户重点央企达到97%以上;62个工业项目已开复工39个,开复工率为62.9%,完成投资37.79亿元;共收集困难问题20个,解决20个,全力推动企业满产达产、项目加快建设。

三是强化调度稳增长。围绕一季度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6.5%的调度任务,分行业、分企业逐户对接排产计划,将任务靠实到具体企业和项目,抓好预期目标的细化落实,压紧压实一季度“开门红”工作责任。建立重点调度企业微信群,对长庆油田、庆阳石化、华能煤电等10户央企(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95%)坚持日监测、周调度、月分析,不定期调度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困难问题,促进产能充分释放。1季度全市生产原油272.74万吨,增长9.53%;生产天然气1.54亿方,增长40%;完成原油加工量89.32万吨,增长7.8%;生产煤炭160.78万吨,增长51.6%。建立了97户规下转规上三年后备企业培育库,确定了今年36户重点培育对象,实行动态监测管理,明确责任领导和联络员,“一对一”强化跟踪服务,助推企业稳产增产,冲刺规上标准,确保成熟一户,申报一户,1季度已培育新入规企业5户。

四是“三化”改造强产业。聚焦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今年实施“三化”改造项目6个,总投资8.7亿元,全年计划投资4.3亿元,一季度完成投资1220万元;积极动员企业申报省级智能工厂1个(圣越农牧包城孵化中心)、数字化车间3个(伟赫乳业、西峰制药、庆环肉羊制种),其中庆环肉羊制种公司已通过省级现场评审,正在履行公示程序;瑞华能源公司建成工业互联网平台,已申报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认定。驿马工业集中区在省级开发区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西峰工业园区排名较去年提升10位,并于3月23日通过省级化工园区认定。三个市管工业园区一季度完成工业总产值73.88亿元,工业增加值27.24亿元,实现税收18.94万元。

五是助企纾困优环境。开展“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汇聚和带动各类优质服务资源进企业、进园区、进集群,累计服务中小企业386家次,培育认定创新型中小企业13户,组织5户“专精特新”及重点龙头企业参加全省中小微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开展“高校毕业生和中小企业对接服务活动”向省属高校推送14户重点企业人才需求,全市金融机构新增发放中小微企业贷款30.34亿元,同比增加9.7%;为12263户小微企业发放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80.36亿元,同比增加11.22%;为324户中小微企业发放首贷5.52亿元,同比增加89.69%。全市担保机构为82户中小微企业提供担保2.23亿元,平均担保费率1%。一季度全市新增市场主体5803户,总数达到17.52万户,同比增加5.7%,其中企业总数4.7万户,同比增加9.03%。

六是精准招商强后劲。一季度,市工信局主要领导陪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赴北京、河南省郑州市、深圳市、江苏省苏州市、福建省厦门市等地外出考察招商8次,市直各部门精准对接联系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电子信息制造、大数据硬件制造、软件服务等行业头部企业444家,全要素、全流程跟进保障企业项目落地,先后与360、锐捷网络、河南投资集团、广州九河等19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三个市级工业园区分别制定了2023年招商引资工作方案,梳理产业链全景图、招商地图和招商企业名录“两图一单”,成立招商工作组积极对接目标企业。一季度外出招商8次,对接企业58户,签约落地项目5个,总投资16.2亿元,洽谈意向项目1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