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庆阳市“东数西算”算力券实施方案(试行)》的政策解读
一、起草背景
算力券是支持算力需求主体使用各类算力资源及算力服务的一种政策工具,贵州、宁夏、成都、北京、苏州等地区均已出台了算力券相关政策,以此推动算力建设,支持算力产业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发改数据〔2023〕1779号)明确“鼓励面向中小企业发放算力券、运力券,补贴降低企业综合算力使用成本”。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甘肃)建设运营的若干措施》(甘政办发〔2022〕103号)明确“对在庆阳集群内开展算力交易的企业,相关部门或市州在政策范围内可统筹给予资金支持”。根据国省有关政策要求和我市数字经济招商落地企业诉求,特别是人工智能大模型企业对政府支持政策的期望,借鉴东部城市算力券政策措施,制定了《庆阳市“东数西算”算力券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二、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为总体要求。明确算力券的申请及兑付遵循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科学管理、智算优先,据实结算、序时兑现的原则。
第二部分为支持范围及标准。算力券支持对象为具有主体资格的智能算力需求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①支持范围是运用庆阳数据中心集群算力资源,重点支持开展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和应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动驾驶等行业应用。②支持标准是每年发放算力券总额不超过1亿元。同一申领单位每个自然年度累计申领和兑付智能算力券金额不超过200万元。算力券申领额度为算力服务合同费用的30%,最低不少于5000元。
第三部分为申领使用流程。分为算力券申领、使用、兑付三个环节。算力需求方按要求申领算力券后,将算力券提供给供给方抵扣相应费用,算力供给方向需求方提供算力服务并开具全额发票。在兑付环节,算力券按季度进行结算兑付,由算力供给方提交算力券兑付材料,市工信局组建专家组对算力供给方提交的算力券兑付资料进行审核,并由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税务局等部门组成的工作组对算力券兑付材料进行复审,汇报市政府审定同意后,由市财政局将算力券兑付资金拨付算力供给方。
第四部分为相关要求。特别提出:①对使用智能算力规模较大的,能够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在庆阳落地的算力需求方,将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提供针对性的算力券补贴措施。②市工信局、市财政局每年开展工作评价评估,依据实施效果与新形势要求,每年对算力券实施方案的支持范围及支持标准进行调整与优化。
我市以人工智能大模型企业为支持方向,算力券总额度目前在全国是最大的,且比例也是很高的(北京:算力券申领额度最高不超过合同额的20%,且每家单位每年不超过200万元。成都:每年将发放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的“算力券”,算力券申领额度为算力服务合同费用的50%,且每家单位每年不超过100万元。苏州:对使用苏州市公共算力服务平台智算服务的本市企业,按实际支付人工智能算力费用20%给予每年最高200万元补贴。杭州:每年设立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的“算力券”,重点支持中小企业购买算力服务。贵州:按合同成交金额的3%给予现金券的激励,同一主体年度累计兑现额度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宁夏:每年总计发放不超过4000万元“算力券”),在西部为政策最优,具备吸引力,可有效发挥政府引导效果。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